在客户服务场景中,电话系统和在线客服像是“左右手”——一个擅长快速解决问题,一个擅长灵活响应需求。许多企业纠结到底该侧重哪一方,其实两者协同配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。本文将通过功能对比和协作逻辑,说清它们的互补关系。


innews通用首图:呼叫中心.jpg


一、电话客服 vs 在线客服:核心能力对比


1. 沟通效率


电话系统:即时性强,适合处理紧急问题(如订单异常、技术故障)。语音沟通能通过语气判断客户情绪,减少文字误解。


在线客服:支持多任务并行(1个客服同时回复5-8个咨询),适合处理简单咨询(如查询物流、修改信息)。


2. 服务覆盖


电话系统:对网络要求低,能触达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群体(如老年人)。


在线客服:突破地域限制,支持图文、文件传输,更适合年轻用户和国际化场景。


3. 数据管理


电话系统:自动生成通话录音、客户等待时长等结构化数据,便于回溯分析。


在线客服:聊天记录可快速检索关键词,容易统计高频问题,优化知识库。


二、协同工作的三大场景


场景1:复杂问题转接


在线→电话:客户在聊天中描述不清技术问题时,客服可主动发起电话回拨,通过语音指导操作。


电话→在线:通话结束后,自动推送文字版沟通摘要到客户手机,方便后续核对。


协同关键点:需打通用户ID识别系统,避免客户重复描述问题。


场景2:服务资源动态调配


高峰期电话排队人数过多时,系统自动引导客户选择在线咨询,并优先推送排队进度提醒。


夜间或节假日,在线客服无法及时响应时,自动切换至电话语音菜单,提供自助查询服务。


协同关键点:设置统一的排队规则和服务优先级,避免渠道切换导致混乱。


场景3:数据联动优化服务


电话客服查看客户信息时,同步显示该用户近期的在线咨询记录,提前预判需求。


在线客服根据通话记录中的客户偏好(如习惯的支付方式),调整推荐话术。


协同关键点:建立共享数据库,统一客户画像标签。


三、如何避免“各自为战”?整合要点


1. 统一服务入口


在官网或APP中整合电话呼叫按钮和在线聊天窗口,让客户自主选择沟通方式,而非被迫切换不同平台。


2. 智能路由分配


根据客户问题类型自动分配渠道:


重复性操作(如重置密码)→引导至在线客服或AI机器人


情绪激动或紧急事件→优先转接电话人工坐席


3. 考核指标一体化


避免单独考核电话接通率或在线响应速度,而是综合评估“客户问题解决率”和“跨渠道服务满意度”。


总结:


电话客服和在线客服的配合,本质是让客户用最顺手的方式解决问题,同时让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。两者的协同不是简单“叠加功能”,而是通过数据互通、流程衔接,形成“1+1>2”的服务闭环。企业在部署时,建议先明确主次场景(例如以电话为主力还是在线为主力),再逐步打通关键环节。


合力亿捷AI智能客服中心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,一站式整合400电话、在线客服、表单、邮件等全渠道客户咨询,其生成式AI大模型融合行业知识图谱与千万级对话语料训练,在电信、汽车、制造、政务、电商、物流、教育等30+细分领域成功落地,累计赋能超14万+坐席实现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双重升级。